为什么要强调冬季防溺水?
遇到溺水如何施救?
1.一旦不慎落水,要尽量保持镇定,尽量使身体上浮,保持头部露出水面,要大声呼救。当有人来救助的时候应身体放松,让救助的人托住腰部。
2.在呼救的同时报警,或请周围成年人报警。
3.不小心落入冰窟时,要抓住未破裂的冰面,镇静观察,寻找冰面较厚,裂纹小的地点;靠近较厚的冰面边缘,双手伏在冰面上,双足打水,使身体上浮,双臂向前伸开,增加接触冰面的面积,小心爬行,离开冰窟;离开冰窟后,不要立即站立,防止冰面再次破裂,而是卧在冰面上,小心爬行到岸边再站起来离开。
4.孩子在发现有人掉进冰窟时,不可贸然施救,应高声呼喊成年人施救。
5.切勿“手拉手”方式救人。在紧急情况下,救人的正确方法是将木棍、树枝伸给落水者,将绳索、衣物等一端扔给落水者,自己趴在冰面上进行营救,要防止营救他人时冰面破裂使自己落水。
6.如果身边有救生圈、木材、泡沫等起到悬浮作用的物品最好,赶紧扔给落水者。也可把水瓶倒空拧紧盖子后扔给落水者。
牢记“六不准”
防护“八不要”
家长或看护人,不将幼儿单独留在浴缸、浴盆或开放的水源边。家长与幼儿的距离要伸手可及,专心看护,不能疏忽。以下八个要点,家长们要牢记:
1.不能私自下水游泳,家长时刻看护;
2.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;
3.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,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;
4.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,有可能被呛住;
5.教育孩子不在水中相互嬉闹,防止呛水窒息;
6.教孩子学习游泳,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;
7.不到不熟悉、无安全措施、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;
8.不熟悉水性、水下情况不明时,不要擅自下水施救。
溺水者的营救黄金时间是事发30秒,如能及时发现溺水迹象,生命或可挽回!如何辨别溺水者?牢记这六种迹象:
1.溺水者的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,没有时间呼救;
2.溺水者手臂可能前伸,但无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动;
3.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,挣扎20-60秒之后下沉;
4.溺水者眼神呆滞,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;
5.看起来不像溺水,只是在发呆,但如果询问没有反应,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;
6.孩子嬉水会发出很多声音,一旦安静无声就要警醒。